大学生资料库移动版

> 教育培训 > 资格认证 >正文

2017年惠州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及实施方案

文章《2017年惠州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及实施方案》由作者投稿、资格认证栏目编辑于2017-01-08 20:56:20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错误请及时反馈。

  2017年惠州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及实施方案由518大学生网小编整理编写。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部署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为企业发展减负;听取重点政策措施落实第三方评估汇报,狠抓政策落地助力经济发展;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惠州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评聘注重实践经历对农村教师予以倾斜

  根据《方案》,新的评价标准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以农村教师为例,综合考虑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实际,对教师予以适当倾斜,以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和教学点任教。农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课题、发表论文、计算机成绩、外语成绩等不作刚性要求。在农村学校任教(含城镇学校教师交流、支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此外,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多种评价方式,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

  同时,《方案》明确了惠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时间表,9月15日前完成现有在岗人员职称过渡,10月10日前完成新体系下中小学教师职称的首次核准工作,12月,评聘工作完成后,各地各校进入总结阶段。

  实施方案

  惠州中小学教师工资最新改革标准及其构成结构

  不久前,惠州市下发《惠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继续贯彻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让乡村教师获得更多补助。

  《办法》明确规定,将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其中包括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乡村教师平均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应不低于城镇教师平均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建立生活补助增长机制,确保在越边远、越艰苦的山区和农村学校工作、服务年限越长的教师生活补助的档次越高,补助标准自2016年起连续3年提标,月人均标准每年提高100元。即:2016年月人均800元、2017年月人均900元、2018年月人均1000元。

  同时,不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乡村教师信息化办公与教学条件。推进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

  该政策从2015年启动,让乡村教师队伍受益良多。教育部门称,补助政策实施后,补助标准较高的地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

  笔者此次走访惠州市乡村小学,确实感觉到了,乡村教师在薪资待遇、职称评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获得较大改善。这种改善是令人欣喜的,使得乡村教师的队伍壮大,也让更多老师有意愿留下来,让农村的孩子有学上,让知识之花在“贫瘠的土壤”中盛开。

  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教师队伍承受着“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较大差异。从最直观的薪酬来看,以走访过的惠州市某乡村小学为例,一名“体制内”乡村教师每月的收入可达七八千元,而同等条件下,“体制外”乡村教师每月的收入仅为2000多元。同时,在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体制外”乡村教师都无法享受与在编教师同等的待遇。

  乡村教师队伍由体制内外两部分的组成,是有其历史成因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学龄儿童激增,教育资源亟缺。各级政府因此招收了大量民办、代课等非事业单位编制教师,他们担负着与在编教师同样的教学任务,承受着“体制内”与“体制外”就业的隔阂与差异。这原本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正常的结果。如今,社会和市场的空间不断开放,推动体制内外的公平,才能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正常流动,进而推动社会趋向良性发展。

  国家正在出台一系列新政策,为乡村教师带去了新希望。2015年以来,22个省份699个连片特困地区县中,已有21个省份604个县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受益乡村教师94.9万人;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330万农村教师有望在薪资待遇、职称评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获得较大改善;2015年9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在乡村任教3年以上的乡村教师,在职称方面优先评聘。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一大批“猴宝宝”已经到来,未来几年学前教育如何应对?8月8日,在惠州市人大“代表统一活动日”中,市人大代表实地调研一所普惠性幼儿园和一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办园情况后,肯定惠州学前发展成就同时,为惠州市学前教育发展出谋划策。

  在园人数每年持续增长5%—7%

  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学前教育面临压力,惠州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面临着普及学前教育和适龄儿童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和挑战。

  自2015年以来,惠州市通过回收、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移交新建小区幼儿园,不断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57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66所,民办幼儿园412所,全市学前三年在园人数19.3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2%;全市已实现乡镇规范化中心幼儿园100%全覆盖,其中公办性质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占比达95.5%。2015年秋季学期以来,全市新增了63所幼儿园15300多个学位。

  根据惠州市教育部门的预测,学前教育在园人数每年将持续增长5%至7%,到2019年,在园人数当年增幅估计将达到7%至10%,届时,惠州市在园幼儿数将达到约25万。

  惠州市教育局局长陈可辉表示,为切实满足群众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新规划城镇、中心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推进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和村级幼儿园建设。2017年前,惠州市将再改建或扩建4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每年争取2—3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移交给政府办成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同时每年将新增规范化幼儿园20—30所。

  调整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水平

  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既有学位增量问题,也有优化布局的需要。单纯的扩容是不可取的,应当根据学龄人口的分布特点,在学位增量中,大力引导和鼓励城镇优质幼教资源向农村地区延伸。

  在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推进教育起点公平方面,惠州市教育局积极推行集团化办园、城乡共同体、强弱结对帮扶等模式,组织具有教育资源优势的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与相对薄弱的农村园、民办园,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牵手。

  同时,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保教工作研究,发挥城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辐射到农村幼儿园。按照规划,接下来,每年惠州市教育部门计划推进15至20所幼儿园提升等级,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市人大代表王子廷建议,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支持和鼓励,具体可通过调整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水平等方式来吸引优秀师资,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

  将免费培训幼儿园保教员

  学前教育增量提质须并重,有人大代表提出,确实有必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教师的招生培养,加速在职学前教育人员的培训。

  “据我了解,现在一些幼儿园的保教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经营者又不愿意为他们的培训买单。”市人大代表朱小霞建议关注保教人员培训问题。她介绍说,惠城区政府已经对该区幼儿园的保教人员实行免费培训。她呼吁相关教育部门,将县区无论公办民办幼儿园保教人员的培训由政府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