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资料库移动版

> 求职就业创业 > 毕业与实习 >正文

2016年复旦大学大学大学生就业状况及毕业去向分析

文章《2016年复旦大学大学大学生就业状况及毕业去向分析》由作者投稿、毕业与实习栏目编辑于2017-01-05 11:37:50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错误请及时反馈。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毕业生们普遍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这就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目前毕业生中间以事业发展为重的并不占多数,而是普遍希望能到那些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企业等大单位工作,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生活待遇好、有出国机会。本文2016年复旦大学大学生就业状况及毕业去向分析由518大学生网小编整理编写。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在劳动力供给方面,报告指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就业准备不足、离职率高。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1/3,有70%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实用性不强”。

  此外,报告还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数据显示,受访大学毕业生62.03%希望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就业,而最终45.15%的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

  对于新毕业大学生30%未就业的数据,报告撰写者之一、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郑路表示,实际真实的就业率还要低于70%。“我们有宏观的数据,也有大学生毕业的追踪调查。我们还做了一些访谈,发现在很多学校,大学生拿到就业合同以后学校才给你发毕业证”,郑路说。不过,他也表示,各学校之间的差异性是很大的,“清华大学就是98%、99%,很多院系都百分之百。”

  此外,报告还指出,中国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以及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等挑战,高技能劳动力供求缺口日益增大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

  而在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报告指出,中职教育面临生源规模不足、规模萎缩和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高职教育方面,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仍然更偏重“普通教育”,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教育经费仅为本科院校的1/3左右。此外,职业教育还存在实践教学薄弱、企业参与意愿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等问题。

  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最能反映就业质量。国际纽约时报(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原国际先驱论坛报)发布的2014年《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150强,复旦大学位列中国大陆第二。该调查共访问了4500名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招聘与行政人员,包括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及欧洲地区,当中超过一半受访者来自1000家全球领先的公司。剑桥、哈佛、耶鲁名列前三,复旦大学名列第 36 位,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陆第二,较2013年(43 位)提高 7 个名次。

  “全球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反映出了经济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榜单列出了全球大学就业能力前150名的高校。剑桥大学取代牛津大学占据榜首位置,其后依次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

  亚洲高校的就业能力排名整体不断提升,占2014年度前150名的五分之一。东京大学是亚洲高校中表现最好的高校,排名第10。表现不俗的亚洲高校还有,香港科技大学第16名,北京大学第20位。复旦大学较去年排名上升7位,排名第36名。

  中国大陆进入全球大学就业能力前150名的高校还包括,清华大学第56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8名,南京大学第125名,浙江大学第126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第149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就业能力前列的高校与地区也有着紧密关联,长三角区域和香港各有4所高校进入榜单,北京则有2所高校。长三角的优异表现与上海的经济辐射效应密不可分。

  复旦本科生超过三成出国(境)深造